展示城市发展新高度
滨海新区政务网 发布时间:2016-9-9
9月7日至8日,全市互看互比互学活动来到滨海新区。活动深入到滨海新区各功能区,观摩了11处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公共服务载体、大项目好项目等,实地考察了新区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和新突破,分享了发展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了新区发展的新高度和新趋势。
高端项目释放发展动力
博格华纳、大众汽车、中海油……所到之处,一个个世界500强项目、行业龙头项目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高端项目的魅力。
在一座巨大的工厂里,没有一般工厂特有的轰鸣声和油泥味,电磁阀生产车间、离合器生产车间和机加工生产车间采用独有的高科技产品设计,配合其自主研发的制造工艺流程及生产线体,进行电磁阀及离合器的生产。这便是位于空港经济区的博格华纳双离合变速箱离合器模块生产基地。其投资方美国博格华纳集团,是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研发的领军企业。这里主要生产电磁阀和离合器等,它们在变速器里的角色相当于“大脑”和“心脏”。主要客户有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集团70%以上的产品可实现对采购商的唯一供应。
来自“工业4.0”策源地的大众汽车在上月下旬刚刚迎来了位于天津开发区的DL382工厂的投产。作为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项目,该项目生产的DL38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主要匹配大众集团生产的奥迪车型。依靠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和极高的生产管理水平,DL382工厂挑战着人们有关工厂清洁水准的最高想象。纤尘不染只是项目的一处缩影,作为一系列高科技、低能耗、节能减排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工厂,该项目代表着大众汽车乃至整个汽车产业传动系统最尖端的技术。
位于高新区海洋科技园的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据悉,该项目将成为中海油北方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指挥、产品研发、作业支持准备的综合性科研办公基地,中海油两大主力公司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及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科研生产单位将搬迁进驻,对新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石油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实现项目大聚集,才能推动发展大跨越。新区始终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区域未来发展的希望,构筑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技术水平高、带动效应强、环境效益优、产品附加值大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成为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带来全新感受
发展第三产业,是新区构筑全新产业发展体系的关键着力点。58赶集集团天津总部无疑是观察开发区以及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最好的瞭望台。位于洞庭路第四大街12号的一座建筑群曾是三星电子工厂。如今,作为58赶集集团服务、营销、数据以及运营中心,这里已成为一个影响亿万网民生活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本土互联网公司中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企业,该公司目前的市值仅次于“BAT”和京东。
一面玻璃墙前,多位测试者聚集在一起与玻璃进行实时互动,玻璃墙中的灯光点跟随着测试者肢体动作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变化……这是天津中节能智能玻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LED智能玻璃,是新区挖掘新兴高效清洁环保产业的又一亮点成果。据介绍,该公司研发的新型LED智能玻璃,具有动态显示、整体成像、视觉美观、通透性强等优点,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而且生产过程中无任何废物排放。目前,公司已拥有国际发明专利5项、在申专利8项,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曾经被认为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投入,是劳动和装备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但滨海新区相关产业依靠创新驱动,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在一系列项目的助推下,滨海新区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发力,在为新区传统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谋求着更大的发展。
“创新之花”滨海盛开
“这里可是新区科技创新最为前沿的平台。”观摩完几家新区尖端技术研究院所之后,大家连连赞叹。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滨海新区政府共建的产业化平台,落户于天津开发区的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远距离虹膜人脸一体化识别系统、我国第一台自主创新的光场相机和配套软件;推出了我国第一款虹膜识别安全手机;创立了我国第一家步态识别高科技公司——水滴科技……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引擎效应。
落户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是新区和高校展开创新合作的范本之一。该院发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和工程系在电子技术和信息工程上的科研优势和高新技术集聚能力,促使区域产学研合作切实落地。已先后推出了淋巴引流康复机器人、深度摄像头、智能支架、精准室内定位、可穿戴式心电仪等10余项成果转化项目。看中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也于今年3月自辽宁锦州整建制搬迁至空港经济区。据了解,该所业务主要涉及军民品两大应用领域。截至目前,该所取得科研成果700余项,其中13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和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因子也已深入新区企业骨髓。围绕电力领域,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新技术和新产品,其主打产品环网柜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而箱变、配电节能变压器、柱上开关等多项产品也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吸引国内外高科技成果在此转化,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勇于探索创新,新区正在走出一条创新示范之路,“创新之花”正在这里处处盛开。
开发开放发挥自身优势
海河畔,中心商务区,阳光让自贸区大厦显得更加挺拔。设立一年多来,天津自贸区已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作为提供相关服务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大厦引进了新区行政审批中心、自贸区管委会、滨海银监分局和滨海银行业协会等一批重量级机构落户,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贸易转型升级。
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还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借鉴新加坡经验,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社区层面规划建设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场所,即社区中心。在观摩本月即将投用的生态城第一社区中心时,不少人都对能够满足办事、看病、买菜、购物、文体娱乐和社区管理等需求的社区中心点上了一个“赞”。另外,观摩过程中,社区中心规划的电子市民中心特色功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据介绍,电子市民中心是生态城脉动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它借鉴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理念,通过网站和手机APP为居民提供全景式社区在线服务。生态城把未来城市和人居的范式,日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开发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开发开放的持续推进,滨海新区正加速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大步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目标迈进。
(滨海新区政务网 编辑:小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