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滨海高新网 2016-7-13
由市交通运输委拟定的《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实施方案》已获批。今后,本市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利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航运基础设施完善、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优良、资源配置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大港、国际一流口岸、国际物流网络重要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载体和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根据该方案,今后本市将按照国际航运核心区构成要素,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着力打造具有天津特点的海空港枢纽、航运服务业、临港产业三大功能承载区。在海空港枢纽承载区方面,海港主要按照天津港总体规划,建设成为国际枢纽型、绿色安全型和智慧服务型的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空港主要建成区域枢纽机场和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在航运服务业承载区方面,将打造小白楼、东疆、于家堡、北疆南疆、航空物流区等五个航运服务集聚区,着力提升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其中,小白楼航运服务集聚区依托地处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等地航运企业密集、航运资源集中的优势,建立航运与金融产业基地,推动金融、法律、咨询、研发等航运产业链高端要素汇聚,促进业务交流和拓展,打造国际航运信息交流、高端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在临港产业承载区方面,将依托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空港经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主要发展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船舶修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并积极拓展与产业有关联性的集装箱业务,打造临港产业集聚区。
根据该方案,为更好地推动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未来本市将着力解决岸线资源利用、港口现代化作业、港口综合服务、集疏运体系、港城产业融合发展、航运服务业产业链拓展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优化航运发展环,更好发挥服务辐射带动作用。其中,在完善集疏运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升铁路枢纽地位,增加铁路集疏港比例,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形成“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集疏港货运环线,实现“内客外货”铁路布局,并以此为契机,由交通运输部出台支持多式联运的鼓励政策和标准措施,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天津港海铁联运跨越式发展。
根据该方案,未来,本市将建成以国际一流大港为核心的全球航运枢纽,高度协同、高效便捷的国际一流口岸,全球重要的航运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国际物流网络重要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及高水平对接国际规则的对外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