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商业、冷链物流、通信
涵盖四大重点领域
总投资超百亿
滨海新区举办
“2022重点建设项目集中竣工活动”
生态城5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
吹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
天津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
一汽丰田自2002年正式落户天津以来,得益于天津市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了快速高质量发展。本次竣工的天津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一期项目由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建设,总投资84.9亿元,总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包括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总装车间、电池车间和其他相关配套建筑。

该项目一期规划产能20万辆,目前首款纯电动SUV车型bZ4X已于10月13日正式下线,该车型是一汽丰田全球首发的纯电动平台主力车型。随着后续新车型导入与产量提升,该项目满产后营业收入将突破500亿元,未来还会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生态城万达商业广场
本次竣工的生态城万达广场位于和意路与中天大道交汇处,该项目由天津万金置业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6.5亿元,建筑面积为12.5万平方米,集购物、娱乐、餐饮、社交、文化、休闲于一体,是一座全业态、多功能、复合型、体验式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已于12月24日正式开业,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商业配套,为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娱乐、购物场所,提升周边文化旅游价值。
海世盛通冷链物流基地
(一期)
冷链物流涉及肉类、水产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关乎民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生态城中心渔港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正积极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能力强和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领军物流企业,形成全链条冷链物流企业集群。

此次竣工的海世盛通冷链物流基地(一期)位于生态城中心渔港。该基地由海世盛通冷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2亿元,总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包括1个行政办公楼,5个单体冷库,1个加工车间以及1个综合楼。随着集装车将货物送入车间,冷链物流基地正式开仓投入运营。该基地预计低温存储量可达十万吨,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年度新增纳税 6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50个,还将带动区域餐饮、酒店、物流、服务等相关行业发展,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世盛通冷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落地建成的过程中,生态城提供了很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业信息,比如基地目前正在申请的冷链物流行业国家补贴。新建成的基地作为十万吨的大库,将为区域提供更大体量的物流仓储效能,为周边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金三低温加工车间项目
金三冷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综合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平台,主要经营仓储服务、冷冻食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的批发零售以及货物的进出口等业务,是生态城中心渔港大规模专业冷库企业之一,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农产品冷链保供服务。

此次竣工的金三低温加工车间项目由金三冷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建设,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两栋冷库和一栋综合楼。其中,冷库以产品加工为主,并涵盖仓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业务。项目总投资1.8亿元,冷冻加工能力为4万吨,年周转能力超过10万吨,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年度新增纳税1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40个。

金三冷链物流(天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秋介绍,“项目落地过程中,生态城给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生态城推出的合并办件服务,极大地节省了项目投产建设业务办理时间,监管部门在建设期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效建议,缩短了建设工期,让我们能够尽快投产。”
华海通信中继器研发制造基地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海底通信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服务范围包括海缆路由规划和系统设计、通信设备生产和集成、陆地及海洋工程实施、后期维护和技术支持等。业务场景包括跨洋光缆通信网络新建与系统容量扩容、海洋油气平台水下光缆通信网络,以及观测网水下光缆通信网络。

此次竣工的华海通信中继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纤中继器研发制造基地,也是天津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天津首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国重器”项目。该项目落地生态城融智工业园,厂房总面积1.34万平方米,预计年营业收入约20亿元,年度新增纳税0.8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00个,三年内营业收入将达到百亿元,并计划独立上市。
据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谢越介绍,项目落户生态城,除了看重生态城优越的营商环境之外,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优渥的人才扶持政策也是企业选择这里的原因,“生态城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的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等政策,让企业愿意将总部从南方迁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与生态城在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