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绿色是生态城的“肌肤”
水域就是生态城的“血液”
在蓝绿相间的生态城里
海水、河水、湖水、溪水
……
共同组成了生态城的水域版图
水景虽美,但安全更为重要。一直以来,生态城高度重视水域安全工作,织密、筑牢水域安全防护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落实“河长制”
筑牢防护安全屏障
位于国家动漫园后广场的人工湖是生态城最早建设的景观水域之一。走在公园环湖的小路上可以发现,除在临水区域设置了1.2米高的半封闭式围栏以外,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温馨安全提示,种种“细节”让临湖而行的居民不再“步步惊心”,为居民亲水游玩筑牢安全屏障。

生态城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为依托,采取“防为上、巡为先、宣为要”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区域内水体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尤其对静湖、惠风溪、南堤步道公园等水域广、水深大、人流量多的涉水区域和公园进行安全“大体检”,对有风险的邻水区域及时增设安全标识牌。
截至目前,生态城共设置水域周边安全标识牌190余个,有效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打好“智慧牌”
多元赋能水域安全

生态城依托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能科技,不断提升水域安全防控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水域上空的无人机,在“喊话”游客注意游玩安全的同时,也成了一道独特的“智慧风景线”。在生态城南堤滨海步道公园、浪花艺术馆、鲤鱼门、印象海堤公园等点位,“身穿”红色外衣的虎鲸无人机沿着海、河岸线平稳飞行,开展安全警示巡查,在国庆小长假等重要节点,每天要工作近7个小时。

如遇到有人下海、钓鱼、赶海拾贝,无人机会立刻压低飞行高度,“喊话”游客注意安全,这位名副其实的“空中卫士”,有效提高了居民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生态城的“智慧小喇叭”也始终不停歇。“智慧小喇叭”设立在人工湖、水塘、海边等场所,每当遇到在附近徘徊的居民,会及时发出提醒,“喊话”游客注意安全。
依托“海绵性”
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

生态城依托“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区域水安全体系,并践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既解决了城市逢雨必涝的问题,又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效减少地面积水,为居民出行保驾护航。
在生态城,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提升了区域排水防涝能力,保护了生态空间,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得到全面改善。
打造“专属”亲水区
同心共筑安全防护网
为了让居民在“安全圈”内享受亲水时光,生态城各个公园内贴心设置了安全亲水区域。在惠风溪公园的垂钓区域,这里环境静谧,河岸周围的石栏杆保护着垂钓者的安全;在故道河边,设置了钓鱼安全区域示意图。

此外,生态城还联合各中小学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发挥家校联动合力,做到家校齐抓共管、联防联控、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打通水域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
生态城还对公园内游泳爱好者较为集中的重点区域,配置了救援设备,不定期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工作,提高巡查人员、水域管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