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2025年滨海新区国资工作会议在滨海文化中心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城”篇章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强主业严监管市场化 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4年,新区国资国企突出强主业、严监管、市场化,推动改机制、去平台、化存量,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13399.75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营业收入806.29亿元,同比增长7.6%;缴纳税费56.4亿元,同比增长18.1%。
聚焦核心优势,加速创新业务布局。在做强主业方面,开展二、三级区属国企主业核定和企业分类;出台窗口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新能源、充电桩、文旅、公寓运营等新产业布局投资。在重点领域投资方面,滨海国投公司充电桩业务快速拓展,塘沽南站、大港街道迎宾街以东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滨海国投公司、滨海建投集团、天保投控集团分别与工银资本、中银资本、交银资本等AIC合作设立总规模达60亿元的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经开区设立科创母基金,生态城设立新生态基金,支持新区创新产业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量”工作。在央地合作方面,积极推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落户新区,助推新区及天津循环经济发展;中国电子飞腾算力芯片研发中心、长城先进智造基地等央企项目落地;举行驻津央企座谈会、市属企业滨海行等活动,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内容。
聚焦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公司治理方面,推动外董人才库扩库建设,充实专家达到167名。在经营机制建设方面,选择滨海文旅公司导入全市场化经营理念,支持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在市场化激励方面,区城建集团、区供热集团兑现市场化激励奖励425万元。
处理好五方面关系 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今年,国资国企工作将以化债和转型并重、以改革为支撑、以资产盘活为重要抓手的新阶段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应急和谋远兼顾,聚焦转型发展,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围绕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收官,结合工作实际,在新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重点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应急与谋远的关系,二是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三是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四是党建与业务的关系,五是监管和服务的关系。
同时,会议传达区委组织部《关于大力选拔抢抓机遇、善作善成好干部的意见》精神,中央和市、区委纪委全会精神,观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相关内容解析视频并进行测试。
会议强调,国企改革没有“自留地”,只有“责任田”,各开发区国资监管部门、各直属国有企业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立足真抓实干,做好计划安排,细化举措分工,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带领新区国企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不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确保高质量圆满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优异的国资国企工作成绩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